韩先杰个人事迹材料
韩先杰,博士,副教授,兼任山东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青岛市畜牧兽医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秘书长。1996年毕业于莱阳农学院动物科学系兽医专业,1999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预防兽医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预防兽医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到青岛农业大学任教至今。现主要从事兽医传染病学的教学和动物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控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1项,参与农业部项目1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4项,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1项,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编著作3部,发表文章20余篇。
一、忠诚教育,修行师德
作为一名党员,在青岛农业大学党委和动物医学院党总支的直接领导下,他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不断加强师德修养,身体力行教师的职业道德,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把“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事业,着力将教师道德标准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质。
二、热爱学生,树立师魂
师德之魂是师爱,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的一个标志。在教学过程中,韩先杰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关爱学生,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用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来影响和教育学生,经常在教室、寝室与学生交流谈心,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思想、生活、心理和学习等方面关怀学生,尽力为学生排忧解难,这为学生成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学术研究问题上,韩先杰一丝不苟。学生没有完成布置的任务,韩先杰会当即提出批评。渐渐地,学生们都明白了实验的重要性,不再抱怨,积极进取。韩先杰不仅对学生要求严格,对自己的要求同样严格。每天早上八点钟不到,韩先杰就已经在实验室里忙碌起来。他常常把学生叫到面前,细致地对其论文给出建议。
对研究生要求严格,对本科生他更是倾注了心血。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他依然担任了2016级2班班主任,他认为班主任工作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监护、管理和指导,更要把班级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这就需要班主任用“心”去营造一个“家”,一个能让他们感觉温馨,生活愉快的集体,能激发学生追求自我实现,有安全感、自尊感、幸福感、充实感的一个真正的家。
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韩先杰以实际行动实践“严于律己,任劳任怨,服从安排,无私奉献”的精神。近年来讲授了“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免疫学”、“兽医学”和“兽医生物制品学”等课程,教学效果良好。作为学院教学副院长,有高度的责任感,经常加班加点,研究讨论各种教学工作,特别是在审核性教学教学评估中,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他认为对待教学管理工作应当具有“三心”即“细心”、“耐心”、“责任心”并且在日常工作中他也是如此对自己要求。工作繁重的情况下,他身负多职,发挥踏实肯干、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很好的完成了本职工作以及学校交予的其他任务。
四、实践育人,身先示范
勇担社会工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自觉承担社会义务,普及科学知识,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提供专业服务,主要猪病的诊断与防治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为烟台、潍坊及青岛的养猪场提供直接技术服务,为服务三农,有效地保障了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了青岛农业大学的社会影响,促进了青岛农业大学的学生就业。
参与农业部项目“中小规模猪场饲养环境与疾病净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山东省科技厅项目“优质瘦肉猪配套系健康支撑技术研究”等国家、省级科研课题4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获农业部、青岛市奖励各一项,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面对多元文化和社会对教育的冲击,面对学生日趋复杂的思想和多样的心理,仅靠对学生的关爱,仅靠时间与汗水的付出,是难以为继的。韩先杰深深地懂得,良好的师德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对事业的奉献,更体现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钻研教材,研究学情,提高业务水平,是他从教以来不懈的追求。人们都说:若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韩先杰却力求教会学生自己去挖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工作体现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教师的品格也在这一点一滴中展现,学生也在一点一滴收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将会继续努力,争取做到最好。